我記得我在2004年去美國atd (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)時候,大家都在講一件事情,只要是跟e-learning有關的科技公司,公司的股價都超過一百塊美金。

就可以想見e-learning有多麼被推崇,但是,從那一年開始,就不斷每況愈下,一直到2008年,基本上大家已經不再關注e-learning了。

原因在於e-learning是在pc端的學習模式,那時的學體體驗非常反人性,以至於大家的完課率非常的低。

後來大家開始來談,這種所謂o2o(online to offline)的學習模式,試著在pc端提升線上學習的完課率。

然而,事實上最終的成效顯示,還是沒有辦,畢竟要一個人為了學習,坐在電腦前面一到三個小時,這種模式實在太困難,也很反人性,一直到後來都沒能夠把線上學習這件事情完備起來。

【知識付費時代後的學習新趨勢】

到了2010年之後,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逐漸普及,讓線上學習又有新的發展契機,那就是「知識付費」的崛起。

這波知識付費的趨勢,到2015年達到了極盛的狀態,隨後這股熱潮慢慢地往下滑。會呈現下滑的原因,也是因為只有單純的線上學習,很難有持續的效益。因為學習本身事件反人性的事情,加上人們對於學習沒有太大的急迫性需求,這種學習的主動性也很難被激發。

為了解決這問題,就有人開始反思,如果線上學習會遇到這問題,我們該如何解決?有什麼樣的方法,能夠帶動大家學習的意願,或者說,我們能不能,去提供一種更好的學習體驗。

所以在2019年被標定是知識付費的最後一年,2020年後開始以「o2o(online to offline)」的學習模式為新的一年。

大家能夠很清楚的看到,原先在線上知識付費的平台,如得到、混沌大學都開始在線下開設大學。

主要原因也是在於,只是純線上學習,還是沒辦法讓大家產生持續的學習動機,所以必需透過線下綁定的方式,通過線下一起交流,互動之間所產生的溫度感,能夠強化人們在線上學習的積極性,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學習有反饋的地方,讓自己身處在團隊中學習的氛圍。

【躍升學習成效的三維設計模式】

對我來說,如果只是單純將線上線下的學習模式串聯外,其實只是學習模式的變換,站在學習者的視角來看,還必須考慮更全面的設計思路。

從學習設計的角度來說,學習成效的好壞,不是單一維度就能夠創造的成果,我認為是需要結合三個維度來設計思考。接下來針對這三個維度來逐一分享在學習設計的操作。

第一,空間維度:結合線上線下的模式整合

對於現在的人,已經非常熟悉數位工具的操作,例如:社群軟體,學習平台的app等對於學習來說,已經不陌生,適應的接受度也較高,這也大幅度強化我們運用移動互聯所帶來碎片學習的機會。

我們可以把基礎知識的內容,透過移動端來學習。讓大家能夠更快速、更容易地獲得知識,先建立起基本的知識架構,掌握相關的知識點。

再來進入到線下課堂的分享與討論,掌握我們在線上學習的成效,這就是第一個維度「空間維度」。

第二,時間維度:精進學習前、中、後的轉化

要設計一場有成效的學習,不僅僅只是在學習的本身,還包含了前期學習目標的設定,學習中的互動規劃,到學習後的實踐反饋,是以一套完整的流程來檢視。

實際的操作上,我們會先探討目前組織的挑戰,找出組織學習的需求,再去設定學習目的與方案,最終規劃一套學程。將學習前的需求確認與學習目標的設定,並且學習中檢視哪些學習模式的導入以及需要達成的學習成效,最後在學習結束後,針對學習者的行為變化來檢視學習成效。

第三,關係維度:塑造學習成果的施展環境

關係維度的重點在於,清楚知道訓練移轉的相關者。學習不只有講師跟學生的關係,還包含了學習者的主管、同儕等,也就是從學習者會接觸到的相關者來檢視。

例如:讓直屬主管了解部屬在訓練前,跟對方確認會在這場訓練學習到哪些,以及回來後將怎麼落實在工作上。此外,在學習回來後,有沒有給予部屬施展學習到的能力。

從組織績效的角度來看,學習關係者對於學習成果的了解,有助於創造學習成果的施展。因為我們所有的學習,都應該是跟組織戰略的延伸,也就是學習成果跟組織績效有正相關的連結,讓學習的成效能夠「上接戰略,下接績效」的串聯。

k8凯发官方app下载
太毅國際 | passion to change !

太毅國際顧問集團是臺灣最大的管理教育機構,有著 20 年歷史,為世界《財富》 500 強企業中的逾百家提供培訓服務,每年參加太毅培訓超過 2000 場次,受訓主管人數超過 6 萬。